来聊一段历史上海玉石雕刻厂的历史瞬间

最近这几年,玉雕行业和其它实体经济一样,都经历了一场来自市场经济的“腥风血雨”的洗礼,我们注意到,曾经一度风光无限的大型国营玉雕厂都偃旗息鼓了,随着不断的深化改革以及行业内部的洗牌,这种自我淘汰的过程似乎是历史的必然。

在如今呼吁“工匠精神”的年代,曾经培养出无数玉雕大师和造就玉雕精品的上海玉石雕刻厂却不应被历史的洪流所淹没。

上海玉石雕刻厂是一个创造了辉煌荣耀的企业,玉雕厂的历史是所有的职工书写的,其中培养了众多玉雕大师的老艺人功不可没。虽然现在的玉雕行业不是当时的状态了,但曾经的那些玉雕厂、那些老前辈却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铭记的。

本文特别感谢唐蓓麟教授的编辑。

前言

上海玉石雕刻厂的前身是

成立于年位于蓬莱区的

上海雕刻工艺美术生产合作社

上海玉石雕刻厂是年在漕宝路33号诞生的,那时的历史是我们的前辈创造和书写的,那时候全厂各车间的产品主要是我们的前辈老艺人设计的。

六十年来,由于年代久远,很多史料石沉大海,我们所记载的只是历史的瞬间

在历任厂长书记主任的带领下,在全厂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半个多世纪里上海玉石雕刻厂涌现了很多人才,产品远销海内外,为国家创造了大量财富,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重视和表彰。

年代刘海粟先生题写的厂名

上海玉石雕刻雕刻厂旧址

上海市徐汇区漕宝路33号

历史成就

大型玉雕《勇攀高峰》

上海玉雕厂镇厂之宝

用河南密玉雕琢而成

重2.5吨,高.6米

~年间

由3位顶级技师历时三年半合力完成

以传统玉雕技法表现现代题材,运用中国画散点透视夸张手法,把4位登山运动员的矫健英姿,05座气势磅礴的山峰、变幻莫测的云海、冰天雪地的险境描绘得惟妙惟肖

《勇攀高峰》这座玉雕曾与上海出产的万吨水压机、上海牌轿车分别代表上海手工业、重工业、轻工业的最高水平参加展出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优秀最成功的大型玉雕作品

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曾提出

以三百万美元收藏这座玉雕

周恩来总理赞誉这件巨作说

“这是国宝”

墨玉《周仲鉤彝》

年代初

孙天仪孙长文设计

韩万朝朱永贵陈立富制作

中国工艺美术馆作为国家一级文物予以收藏

翡翠《中华第一塔》

主塔九层,每层由塔身塔围塔顶组合,二十七个组件由粗至细一气呵成,72个悬铃

塔身净高.80米,塔围加底座合计高2.52米,用翡翠原料.78吨。

从97至年的三年中由周寿海为主设计师,以炉瓶设计制作员工为主的全厂70多人参与了设计制作到抛光配座的过程。

年在厂接待室举行宝塔炉落成典礼,与会的有功人员代表合影

年0月中华第一塔落成典礼上

黄德荣厂长和抛光车间的有功之臣

年0月在象牙巨作问世之日

黄德荣厂长和象牙车间有功之臣

玉雕巨作《万水千山》

历时三年完成于年代末

是当代中国山子玉雕中最大作品

由上海手工业局局长胡铁生提议

由厂党总支书记郑云生直接领导

由军事题材画家汪观清和萧海春

朱宁芳黄德荣关盛春等40余名

玉雕技术人员通力合作

为迎接建国30周年

以红军长征为题材而创作

作品为辽宁青玉

重7.3吨高2.6米宽.4米

、、年代,厂里新进了一批又一批热爱玉牙雕艺术的年轻人,他们来自上海各区学校具备美术基础的青年学生,来自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玉牙雕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工艺美校的优秀毕业生在玉雕厂是行政干部、技术骨干,他们又在厂办中学担任着美术专业教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玉牙雕青年人才,上海玉石雕刻厂迎来了春天。

玉雕厂各车间部门的分布位置

人(件)炉(瓶)车间在厂接待室搞文艺活动

这五朵金花造型多美

年代初的人炉车间女子篮球队

年人炉车间青年职工在鲁迅公园

年的“工业学大庆”先进集体

周寿海(~)

江苏常州人,8岁到上海学习玉雕,3年满师后技艺娴熟,在行业中已崭露头角,他所设计制作的人物、佛像、侍女、花卉、走兽等作品特点鲜明不落窠臼,尤其擅长炉瓶制作。他设计制作了大量宝塔炉、链条端炉、熏炉、亭子炉、四喜炉、祝寿炉、海棠炉等,具有海派玉雕的艺术特色。晚年专攻宝塔,97年领衔创作设计了大型翡翠宝塔。作为上海玉石雕刻厂的工艺师,从事琢玉五十多年一直干到七十多岁退休。

他对形成上海玉雕炉瓶特色做出了积极贡献。在他主持下制订了三足炉的标准比例,质量提高并促进了生产。他的琢玉作品造型稳重,雕工精细,纹饰清晰,深得国内外好评。他善于因料设计,巧用原料,好料精做。如他设计的《宝塔炉》进行一圈一圈套料。能将一块五寸高的玉料雕刻成一尺五寸高的炉瓶,使高度超过了原料四、五倍,做到了精打细算小料大用。在他的示范下,上海玉石雕刻厂在充分利用玉料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国家节约大量资金。

他在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在一九七九年全国工艺美术创作设计人员代表大会上被授予工艺美术家称号。一九八零年被选为上海市第七届人民大会代表、市劳动模范。一九八六年又被上海市命名为特级工艺美术大师。

刘纪松(~)

江苏邗江人,93年来上海拜玉器作坊主顾咸池为师,9年间勤学苦练,反复临摹千余幅青铜器图录,深通其奥,掌握了一手过硬技艺。年自设作坊从事玉器加工生产,并于年加入玉石雕刻生产合作社。年在上海玉石雕刻厂担任玉器设计。96年任厂设计室负责人。年被授予工艺师称号

刘纪松技艺造诣深厚,他所雕琢的玉器平如镜、细如发、清如刻,制作的人物走兽炉瓶无不精妙,早在建国前在业界就颇为知名,称他为“琢玉梅兰芳”。玉器店老板把他的作品作为伙计们琢玉的“样板”。刘一生创作的精品极多,还参与过大型玉雕《把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中华第一塔》《万水千山》的设计。代表作是各色翡翠怪兽瓶和白玉海棠瓶。最负盛名的是年创作的翡翠《百佛钵》,作品造型端庄稳重,工艺严谨细巧,装饰丰富统一,突破了玉器仿古器皿不做深浮雕人物的禁区。该作品年在日本展览,被横滨市政府高价买去,作为该市珍宝收藏于博物馆。

刘纪松对海派玉雕的发展和上海炉瓶特色的形成,作出了很大贡献,培养了很多年轻人;其作品具有浓厚的传统风格和独特的情趣:雄健中见秀丽,淳厚中见玲珑,古朴中见新意,严谨中见活泼,变化中见统一。他的炉瓶作品造型别致新怪奇特,形态各异互不雷同,吞头装饰高古神妙,有“南玉一怪”之美誉

蔡健生(96~)

江苏灌云人,上海牙雕艺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上海牙雕行业的领军人物,曾任上海玉石雕刻厂技术顾问,高级工艺美术师。

十三岁随上海牙雕前辈许秀生学艺,几十年来他锐意进取,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突破原来独支象牙造型的旧形式,创作了《金山战鼓》和《曹雪芹与石头记》等气势磅礴的作品。代表作《文姬归汉》三件象牙组雕,通过不同的布局、动态和服饰,深刻细致地表现了蔡文姬在不同环境下三种不同内心情绪。

他培养了一批上海牙雕新手,成绩突出,有的获国家金杯奖,有的获轻工业部创作设计奖。一九八六年蔡健生被上海市命名为特级工艺美术大师。

蔡健生作品很多,艺术上勇于创新,善于表现历史人物题材,代表作还有《林冲夜奔》、《越鸟南归》、《文成公主在西藏》、《李时珍采药》、《香妃狩猎》、《周恩来和董必武在梅园新村》、《红楼二尤》等。

顾黎平厂长(左四)关盛春大师(右五)和年轻人在一起

关盛春(97~20)

江苏扬州人,十三岁即投师学艺,从事玉雕五十多年。他所设计的《翡翠九龙浴子》在一块红翡翠上雕琢出九条不同姿态的神龙,齐向中间喷吐出白色水柱,沐浴着太子释迦牟尼佛,神态生动,雕琢精巧,是一件妙用俏色的佳作。《玛瑙哪吒出世》是他匠心独具的代表作。他还曾参加过大型玉雕《万水千山》的创作设计。历任上海玉雕厂设计室主任,技术副厂长。一九六四年被评为工艺美术师,一九八六年被上海市命名为特级工艺美术大师。

年代中期青年职工在厂门口的留影

象牙车间的老、中、青年职工

成功的喜悦

牙雕车间女工心灵手巧

钻研牙雕技艺精益求精

象牙车间的年轻人象牙车间足球队

厂门又有变化了

年厂中层干部出差广州

各车间部门的技术人员在北京参观

杭州钱塘江大桥

年5月炉瓶车间团支部组织的旅游活动

炉瓶车间东部足球队

炉瓶车间的年轻人在杭州西湖

小件车间组织的活动

青年职工参加民兵训练

98年0月厂科室先进个人合影

抛光车间的年轻人

这是炉瓶车间陈新同志在年全厂征集厂标的活动中设计的以上海玉雕代表性作品三足炉为形象的厂标设计稿并获得通过

年代的厂门口

这是年代还健在的上海玉石雕刻厂元老级的工艺大师,他们是蔡健生关盛春黄德荣花长龙刘纪松周寿海

厂技术科进行的产品评定工作

小件车间的年轻人

炉瓶车间

下雨天还有外宾参观

那时除了有缅甸总统吴山友等各国政要参观上海玉石雕刻厂,每天都有大批的外宾来厂参观,厂区停满了大巴,我们每一位雕刻师都被外宾称为艺术家。

由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为上海玉雕厂开设的届职工中专班

厂里的设计师年在敦煌采风

在南浦大桥上

象牙车间组织的活动

上海金山海滩

炉瓶车间团支部的活动

年月炉瓶车间组织职工乘飞机赴南京旅游

松江佘山游览

年4月炉瓶车间组织青年职工赴扬州参观游览

炉瓶车间的年轻人

小件车间的年轻人在南京中山陵抛光车间职工是全厂玉雕产品的美容师美丽的红珊瑚抛光车间女职工厂党总支书记孙连舫、厂长朱立明和各车间工会主席在中秋晚会上

当年好多同志都得到过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杯子

年代以后的上海玉雕厂厂区平面图

这是厂区内原来开全厂大会的大礼堂,年后大会开得少了,或者说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生产销售上来了,这里改建成了玉器商场,供外国游客到厂参观时选购玉器象牙制品。

年代,随着中外宏观经济表现不佳,国有企业改革中发生阵痛,玉雕产品卖不动了,牙雕产品不能生产销售了,上海玉石雕刻厂走向衰落,人才大量流失,能工巧匠们走向社会,走向海外,年代中期因市政建设动迁,缩小规模后的上海玉石雕刻厂从漕宝路33号搬迁到老凤祥有限公司,最终又被老凤祥有限公司合并,“上海玉石雕刻厂”这块享誉海内外的名牌不复存在,从年建厂至年动迁刚刚年过半百

同志们下岗了,铁饭碗没有了

同事们都各奔东西了,心碎了

剩下的饭菜票只能留作纪念了

学生杨冬白、刘建华和国外回来的厂工业中学李忠信老师相聚

96年首届工业中学老同学年长五十岁了年老厂长殷正明、朱立明和厂工业中学74、75届同学老厂长叶道明、殷正明、朱立明和老同事在一起老领导郑云生、殷正明和老同事相聚同事们看望许康先老主任钱振峰等小领导看望老领导殷正明年小件车间老同事的聚会年炉瓶车间老同事的聚会冯根龙和陆培明握手胡开建许荣福蒋大雄年花鸟车间老同事的聚会年配套车间老同事的聚会年象牙车间老同事的聚会

《上海象牙雕刻》一书,由原本厂牙雕车间技术主任胡昌民经长达四十年(-)的采访、探索、研究、考证写作而成。年末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向全国各界翔实介绍上海象牙雕刻的前世今生。

左二为作者胡昌民,现侨居加拿大

上海玉雕厂首任厂长叶道明在他领导创作的国宝前年前后上海玉石雕刻厂被拆迁了,漕宝路33号成了一片建筑工地如今这里是日月光商业中心和地铁2号线漕宝路站

上海玉石雕刻厂是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是一个有着很强凝聚力的集体,

是一个彼此充满感情的集体,是一个创造过辉煌历史的集体,虽然厂房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我们有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linbing999.net/mnabwh/109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