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 http://m.39.net/news/a_5778321.html
内蒙古阿荣旗助推民营企业发展纪实
栽下梧桐树,引来凤凰栖。近年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发展,坚持不懈改善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把脉定向,促进企业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呼伦贝尔肉业集团、北京双娃乳业、内蒙古蒙西水泥等一大批知名企业落地生根,海尔集团、凯远集团、中国网库集团、内蒙古凌志薯业等众多企业签订投资协议。一时间,北国绽放花千树,东风吹来满眼春。而随着政策、市场环境的不断改善,阿荣旗的民营企业发展又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汲耳饮料
政府给力:“有形之手”推动,激发民企创造力
“一有雨露就发芽,一遇阳光就灿烂。”追寻阿荣旗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在每个发展的关键节点上,都有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在推动,激发了民企喷涌而出的创造力。
阿荣旗不断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重点推进呼伦贝尔肉业集团中央厨房、京蓝节水灌溉设备制造扩能技改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绿色有机食品产业集群,培育发展以新能源、新材料、植物中成制药为重点的新兴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呼伦贝尔(岭东)绿色有机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大豆加工园区和中草药加工园区,推动园区集约化发展。
阿荣旗建设了智慧农业感知、现代科技支撑、农畜产品质量监管、新型农民培育四大支撑体系,围绕四大体系的建设,抓基地,引企业,以链条化、融合化的思维,推动肉、玉米、大豆、高粱、甜菜、马铃薯、中草药七大板块产业全部实现产业化经营,真正实现“一产种植、二产加工、三产销售”融合发展的“接二连三”模式。
年底,阿荣旗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已达11家,各企业陆续实施扩能改造、技术革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品种类不断丰富、产品质量不断加强、企业效益不断提高,1-10月,累计实现产值15.75亿元,同比增长2%,阿荣旗民营企业经济实现了蓬勃发展。
发展借力:搭建平台,民企渐成产业森林里的大树
座落于阿荣旗工业园区内的呼伦贝尔肉业集团旗下“中荣”产品获全国驰名商标认定,成为阿荣旗首例荣获全国驰名商标的品牌。
年刚刚建设完成的呼伦贝尔肉业集团万只肉羊深加工项目目前正处于试生产阶段,据该项目负责人罗振英介绍:“项目总占地面积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平方米,新建生产用房平方米这条生产线,每天能屠宰只,正式投产后能屠宰只,带动阿荣旗及周边养殖户达到户以上。”
面对全国肉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呼伦贝尔肉业集团借助呼伦贝尔牛羊肉这一品牌优势,打造集饲料加工、肉牛育肥、食品精深加工、市场营销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建起连接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的销售网络,呼伦贝尔牛羊肉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金字招牌”。
呼伦贝尔肉业集团总经理程学新说:“呼伦贝尔肉业集团是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我们的‘中荣’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现在正是企业的加工旺季,我们有信心把肉业集团打造成为百亿元全国肉业领军企业,把阿荣旗打造成为呼伦贝尔市肉业基地核心。”
肉牛产业蓬勃发展
自身发力:创新发展,企业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
阿荣旗依托绿色、天然的天赋条件,不断扩大市场,凭借绿色产品提高效益,让绿色产业在成长中形成集群优势,形成产业链条,为实现绿色、高效发展注入无穷动力。
呼伦贝尔蒙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依托大兴安岭南麓优质黑木耳为原料,与国家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开发黑木耳多糖提取及应用技术,研发木耳多糖功能性饮料及系列产品,打造“汲耳”系列高端饮品品牌。呼伦贝尔蒙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景堂说:“我们利用呼伦贝尔纯净天然木耳,经过这条生产线浸涤,调配出纯的饮料,在中国没有第二条生产线。”
为了支持企业轻装上阵,阿荣旗不仅为企业提供建设用地,还架设电力专用线,配套水、路等基础设施,企业则建设了黑木耳多糖饮料生产车间、野生黑木耳养殖基地、黑木耳菌包生产线、黑木耳功能性食品加工等四个项目。
“绿色资源”不断激发阿荣旗各大民营企业创新发展。阿荣旗新发米业有限公司位于阿荣旗新发朝鲜民族乡,是一家本土的民营企业,主要从事稻米加工、销售、粮食收购、仓储贸易等,企业引进日处理粳稻吨的国内先进大米加工设备一套,年加工优质水稻可达10万吨,拥有日处理吨的潮粮烘干塔一座,仓储容量达10万吨。
企业以“龙头企业+联合社+基地+农户”和自建基地的发展模式,通过“绿色产业链”打造出“阿伦新米”、“笑顺稻”、“口粮田”“稻花香”四个系列产品,产品已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笑顺稻大米被呼伦贝尔市评为特色旅游产品,绿色产品走进千家万户,走向全国乃至世界,成为米业的领军者。
阿荣旗新发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旭忠说:“我们通过以点带面,有序推进,使企业创特色产品、建优势区域化产业,努力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经营的发展新格局,让地道的农民成为‘上班族’,真正意义上成为‘两路进财’的新型农民。”
企业捐助贫困生
脱贫助力:民营企业与百姓脱贫路上手牵手
阿荣旗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上,有一支社会力量不可忽视,那就是民营企业。他们发挥行业优势,融入困难群众,伸出援手,真情实意地帮助困难群众走出生活逆境,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修桥铺路,捐资助学,帮扶困难群众,援助重症妇女儿童……在阿荣旗,刘氏企业、第一路桥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民营企业情系脱贫路上的困难群众,把困难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提起这些企业,人们都无不伸出大拇指连连称赞。
阿荣旗复兴镇大泉山村贫困户杨忠华的女儿、鱼鳞病患者小乐乐筹款求医的事通过“水滴筹”刷爆了朋友圈。水滴筹一天一夜成功筹款元。可是,水滴筹的善款只能用来支付医疗费,他们家连去看病的路费都拿不出,更别说吃饭住店了。阿荣旗第一路桥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阿荣旗女企业家协会会长于凤英得知后,爱心捐赠一万元钱,并带去了专治鱼鳞病的特效药膏,以暂缓乐乐的病痛。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小乐乐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并已好转。
于凤英十分清楚,物质与资金的帮扶只是解决眼前的困难,真正脱贫还需有产业带动。于是,她在旗妇联的支持下,带领女企业家协会的姐妹们发动霍尔奇镇于屯村贫困妇女,在庭院经济上做文章,号召贫困妇女种植绿色蔬菜,为将来蔬菜速冻、加工干菜等做准备,于屯村的贫困妇女姐妹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脱贫指日可待。
此外,于凤英还在阿荣旗霍尔奇镇那克塔村等7个村流转土地6.2万亩种植大豆和高粱,贫困户的土地优先流转,流转金比他们自己种地的收入还高,让贫困户从仅有的少量土地中解放出来,外出打工或者根据“菜单式”扶贫搞养殖,增加经济收入。
捐资助学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刘氏企业于11月14日再次来到霍尔奇镇为贫困学子送去3.3万元,该企业负责人刘圣贺表示,“我们个人、企业、商户的力量其实很微薄,今天我们的付出其实也仅仅是杯水车薪,微不足道,我们只是希望通过我们的行为,能够在社会上倡导这样一个爱心风尚,让全社会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