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儿童福利院的孩子来说,能够重新回归家庭是最好的归宿,这也是“爱心妈妈”的心愿。一本本成长档案记录者杨守伟对孩子们的爱与承诺。
在潍坊市儿童福利院二楼,有一面笑脸墙,84张笑脸,是最近几年从这里被领养的孩子临走时拍下的照片。
潍坊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杨守伟:我们的工作就是希望孩子有一天能再回归家庭,看到他们回家的时候,特别是看到他们带有笑容的照片的时候很开心。
从进入福利院的那刻起,杨守伟就会为每个孩子治病、上特教课,为孩子将来进入家庭、社会做准备。身患鱼鳞病的小玉刚到福利院时,年仅两岁,全身皮肤结痂,而且不会说话。
潍坊市儿童福利院社会科工作人员王敏:滴着红泪,眼睑外翻,感觉全身没有一片完整的皮肤。但是杨姐就是和自己孩子一样,就和对待普通孩子一样。
鱼鳞病无法治愈,但杨守伟没有放弃,她先后带着小玉到济南、北京治疗。22年来,杨守伟陪着多个孩子做过多次手术。有的孩子术后哭闹,杨守伟就把孩子抱在怀里,连续抱了三天三夜。
潍坊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杨守伟:快做手术吧,做完手术你就能找到自己妈妈了。
在杨守伟的精心护理下,小玉的伤口开始愈合,甚至开口喊了一声“妈妈”。
潍坊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杨守伟:抬起头来叫的,嘴角有点上扬。聋哑孩子怎么会说话了。从两岁一直到三岁多,快两年了,她叫我妈妈。
曾经满身病痕的小女娃,成了活泼爱笑的小姑娘,8岁时,小玉被爱心家庭收养。这些年来,福利院个孩子找到养父母,重新拥有了自己的家。尽管无比牵挂,但孩子离开后,杨守伟从不主动联系孩子。
潍坊市儿童福利院社会科工作人员王敏:拉着手抱在怀里舍不得,真的是舍不得。孩子走的时候她都是在楼上,不敢去送,好几天吃不下饭。为了让家长更好地和孩子地相处,建立亲子感情,所以我们不会联系他们。
这是成长档案,每个福利院的孩子都有一本。出生的脚印手印,会走路了,换牙了……这些被转交到养父母手中的成长点滴,是为了弥补陪伴的缺失,让孩子能更快地融入新家庭。
潍坊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杨守伟:有时候平常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幻想着,这个孩子现在是不是上学了,这个孩子上几年级了。但是我们也只是看看照片,因为我觉得孩子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很不容易,不想去打扰他们。我的想象中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笑脸展现在我的眼前。
本台评论
杨守伟:用爱为孤残儿童撑起一片天
从进入儿童福利院工作的第一天起,杨守伟便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奉献给了孤残儿童,没有丝毫保留。为了注定的离别,杨守伟倾尽了全部。不是骨肉,但胜似亲生,她展开羽翼,撑起他们的天空。“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我们去尊重,每一个生命都不能轻言放弃!”是承诺,也是她一生的信条。她用自己宽广的母爱诠释了人间大爱,她用自己二十二年的青春换来了一张张天真的笑脸!她用持之以恒、无私奉献,用心干事、勇于担当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潍坊市广播电视台
融媒记者:孙娟(省台)、王骁龙、冯玉诚、聂玉金
融媒编辑:张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