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知妹腾讯医典她知
秋天一到,空气干、皮肤干,各种痒痒也找上门了。
脸痒,背痒,胳膊痒。
越挠越痒,挠出“雪花”,挠出“红道道”,挠出小疹子……
太难受了,到底怎么才能止痒啊!
入秋后的空气异常干冷,加上皮肤的皮脂腺分泌减少,经皮流失的水分增加,就会让皮肤痒痒、干到紧绷绷的,甚至起皮到“飞雪花”,严重时还会又红又痛。
这种痒痒虽然很磨人,但如果生活和睡眠没有受到影响,皮肤也没有严重损伤就不是生了病。
按照后文中的居家护理措施好好护肤,可以得到很大的缓解。
可是如果一直不管它,让皮肤长期处在干燥、缺水的不健康状态,不仅会加重皮损,让“小干裂”变成“大伤口”,还容易出现下面的皮肤问题:
1.皮肤过敏
皮肤在干燥、屏障受损时非常“多愁善感”,比健康的皮肤更容易过敏[3]。
空气中夏秋季花粉、化学粉尘、香水等过敏原的刺激,会让上眼睑或面部产生急性皮炎,出现红疹、肿胀、剧烈瘙痒等症状。
2.湿疹
皮肤发红,长小丘疹,特别痒,让人忍不住地想挠,一旦抓破有液体渗出,通常就是湿疹了。
这种病虽然叫湿疹,但并不是因为湿,反而是因为干。
秋天的干冷,不仅会刺激皮肤形成急性湿疹,还会让一些亚急性湿疹在秋天急性发作。
很多小伙伴都反映,湿疹只要得过一次,往后每个秋天都会准时报到,堪称“天气预报”。
3.寒冷性荨麻疹
被冷风吹过后皮肤上起的风团,也就是隆起的红肿,就是它。通常还伴有剧烈瘙痒,甚至灼烧感,脱离寒冷环境后可缓解。
4.鱼鳞病
皮肤瘙痒、干燥、粗糙,有褐色的鱼鳞一样的鳞屑,常常出现在小腿。气候干燥时症状会加重。
此外,秋天紫外线强烈,如果不注意防晒,很容易被晒出日光性皮炎。
而秋季的寒冷刺激还容易诱发特应性皮炎等皮肤病。
1.居家护理[1]
有些痒痒虽然难忍,却又远远不到需要看医生的程度,用这些方法就能缓解:
1)忍住!不要用力挠。除了寒冷性荨麻疹,其他痒痒可以冷敷缓解。
2)别太爱干净了!洗澡不用太勤,2-3天洗一次,每次20-30分钟即可。
水温不宜过高,调节在35~38℃,只要体感温热舒服,不觉得烫,就是合适的温度。
虽然洗澡时,用热水烫一下痒痒的地方会特别舒爽,但太热的水会加重皮肤干燥,还可能造成皮肤损伤,所以患处要尤其避免热水烫洗。
3)洗完澡后立即擦干皮肤,在3分钟内搽上保湿、润肤或皮肤屏障修复剂,锁住皮肤中的水分,皮肤滋润了,自然就不痒了。
平时也要记得涂面霜、身体乳,每日1~3次,具体频率看自身需要,痒痒的地方可以多涂一些。
4)脸部不要过度清洁,在敏感、干燥期别用皂基洗面奶、剥脱类护肤品和清洁面膜。最好用清水洗脸,加强保湿。
5)外出戴口罩,不仅可以避免一些过敏原的刺激,还能扛住冷风吹。
6)就算是秋天,外出时也要注意防晒。如果皮肤上有疹子或者破皮了,搽不了防晒霜,可以穿防晒衣遮阳。
7)穿宽松的、材质亲肤舒适的衣服,注意别刮伤皮肤。
8)多喝水,室内开加湿器。
9)保持充足的睡眠,保持身心愉快。
2.这些情况需要就医
1)皮肤瘙痒难以忍受,皮损面积特别大,出现流脓等感染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2)反复出现过敏的症状,但找不到过敏原。
3)有寒冷性荨麻疹出现就要及时就医。
3.医生会这样处理
过敏
一般会做斑贴试验查出过敏原。针对过敏症状,可用类固醇类软膏外涂,而轻度过敏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
很多姐妹特别抗拒激素类药膏,怕用了以后有依赖性、毁容甚至变胖。
激素类药物不是洪水猛兽,我们看到的使用之后的可怕后果,大多不是因为药物本身,而是因为使用不当。
只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就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不良反应,还能快速控制病情,防止迁延不愈,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所以过敏了,医院看皮肤科,遵照医嘱涂药。
过敏症状好了以后,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尽可能规避过敏原,每天使用舒缓类的护肤品进行护理。
湿疹
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乳膏,内服抗组胺药,别随意买药、涂药。
寒冷性荨麻疹
一般使用抗组胺药进行治疗,平时注意避免寒冷刺激,不仅要避冷风、冷水,凉凉的物体比如冰饮料这些都别碰。
以上这些痒痒病就算治好了,也特别容易在肌肤脆弱时卷土重来。
所以,平时也要记得按照居家护理措施保护皮肤,才能一直健康漂亮呀!
审稿专家
魏国
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皮肤性病学,第九版,张学军郑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夏隆庆,赵春霞.瘙痒的发生机制、分型和治疗[J].临床皮肤科杂志,(11):-.
[3]秦鸥,王学民,谈益妹,江文才.表皮屏障受损对接触致敏物的反应[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31(12):-.
内容制作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