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是年的4月份,虽然是特殊时期,但公司的正常招聘还是会有的;只是名额相对往年略有缩减;照例,每周一,会有一个大部门(信息技术中心)的周会(同步各部门本周的工作);大早上的,老徐看了眼,部门助理发的,所有岗位,收到的简历投递数量;居然,测试岗位的简历数,异常显眼,大概看了下;测试岗位收到的简历数量,是其他岗位的5倍、甚至是部分岗位的十倍;与测试工程师对比的,都是一些技术岗位:比如项目经理、开发工程师、架构师、实施工程师、前端开发、设计、运维等;今天早上,老徐把这个结论发到了星球;晚上也同步发了一份到朋友圈,讨论火热,很多同学非常诧异;也有一些同学,参与了讨论;欢迎扫码进星球,一起讨论比如,注:如下都是大家的讨论、摘录;1、这么恐怖么?2、很多测试同学,认为门槛低、工资高,都来了,导致饱和了;3、中低档饱和了,高端或测开,还有需求;4、可能有很多开发转测试的;5、我缺测试;6、可能其他岗位混不下去了,转测试的;7、求简历;8、我们也是,HR开放职位两天,收到多封简历;9、身边到处在裁员;10、我们公司一个部门走了1/3,外包年前全撤了;11、我们公司边裁员边招聘;12、最近面试好多不合格的,往年没有这么严格;13、很多小公司裁员的,不留测试岗了;14、我们优化赔偿N+1,总监走了几个;15、我这里多封简历了,还是HR经过一轮筛选后的;说下老徐的观点:1、这两年,确实有大把从开发转测试的从业者;2、筛选简历,重点看关键词,以及项目的描述(项目规模、类型、用户体量、你做了啥);3、一份简历,30S搞定,没太多时间细看;关键词很重要;4、测试是否饱和、能干了多少岁,咱先不聊;但,如果工作了三年,混了三年,往后的日子就不怎么好混了;与其招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老油条,还不如招一个应届生,自己培养;5、身边一堆公司在裁员、或者停薪留职、或者轮岗上班(每周上班三天、休假两天)、或者发薪资50%;很多同学,无法忍受,一冲动,就离职了,导致找工作的同学太多;6、任何时候,有能力者,都没啥好担心的,甚至是优势,能脱引而出;契合上一篇文章「测试人的「技术债」,总是要还的」。7、耐下心,边找工作,边提升能力,别浮躁,免得刚入职,又是坑;8、提前三个月,准备,时刻准备着;9、投简历的多了,候选人就多了;招聘岗位却少了,要求就高了(面试的逻辑是,薪资相当的情况下、择优录取);10、当前阶段,别裸辞(在职找工作,至少有两个Offer了,再提离职);最后,1、推荐下老徐在2月份的一次直播(虽然已结束,但可永久无限次听录播)扫码,可免费收听(2小时视频),土豪们也欢迎付费支持;2、老徐把「简历面试选Offer」,拆成了21个常见问题,每天老徐问大家一个问题,每天打卡;21天打卡,掌握这个系列;目标是:从此无简历面试选Offer的烦恼;End。
IDO老徐
.04.13深圳
注:(太多同学问)IDO老徐的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