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好需要多少钱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31201/4300466.html
新冠肺炎来袭,广州市在中西医协作,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开展疫情防控及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取得显著成效,展示出广州中医药强市风范。
“肺炎1号方”横空出世
医院启动新冠肺炎技术攻关,研制“肺炎1号方”(透解祛瘟颗粒),在短时间内获得省药监局批准使用。该方,能够疏风透表、清热解毒、益气养阴,具有调理脏腑,祛除外邪的作用。
“我院团队在积累防治SARS经验基础上,针对新冠肺炎患者湿热毒虚的病机特点,综合了温病学的清瘟败毒饮、达原饮、清暑益气汤组成‘肺炎1号方’,该方能够明显改善轻型新冠肺炎确诊病人的症状,减少重症肺炎发生,研究结果显示‘肺炎1号方’的总体治疗效果良好,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达到94.21%。”谭行华主任说。
截至2月18日,省内11医院确诊病人使用“肺炎1号方”六千多份,医院二万多份。
中西医协同,优势明显
疫情发生后,以广州医科大学校长、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带头人、首届中医温病学博士王新华教授为组长的广州市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控专家组,分9医院各隔离病区,参与查房、会诊和病例讨论工作;除中医治疗会诊组以外,神志病治疗小组为隔离病区收治的病人和医护人员进行中医心理与情志调护,缓解精神压力;特设中医儿科组为确诊患儿进行会诊。
我市9家医院均为西医类别的医疗机构,但都打破原来西医与中医相对独立的局面,联手中医药专家团队,建立中西医会诊制度,齐心协力救治新冠患者,包括重症患者。
广州医院、广州市妇女儿医院同样邀请中医专家对新冠肺炎病人进行会诊,开展中西医协同治疗。
广州医院在救治重症和危重症新冠肺炎病人时,邀请中医专家参与会诊,现在一半以上重症和危重症病人运用了中医药参与治疗。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在治疗广州首位新冠肺炎患儿时,除了给予防护、西医和心理疏导等治疗外,也邀请了中医科参与诊治,为患儿制定了中医诊疗方案,开具中药处方,患儿服用中药后,症状改善明显,加快了疾病的治愈。
2月7日,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中医师赵云燕、肺病科副主任中医师李小梅、刘红宇作为第一批中医防控专家前往医院对新冠肺炎病人进行查房,为三个病区19名患者开具了中药处方。专家们表示:“面对新冠肺炎,无论中医西医,都不应有矛盾,应各取所长,优势互补,方能战胜疫情;无论中医西医,作为医务工作者,在人民群众面对疾病威胁时,都要责无旁贷,逆向而行。”
我市治疗新冠肺炎确诊病人中医诊治参与率达九成以上。截至2月21日,使用中医药治疗的确诊病人中已有人治愈出院。
老广爱喝汤,市民爱预防
广州中医药防控专家组还向社会公布适合广州气候特点和易感人群体质、药食同源药材为主的预防中药方:五指毛桃20g,薏苡仁20g,茯苓15g,火炭母15g,苍术6g,藿香6g,甘草6g。全市多家零售药店纷纷为需要的市民代煎配送。
医院也为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送预防汤药7万余包和中药香囊1万余个。
广州中医药大学刘焕兰教授、博士生导师,对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食疗汤饮给出指引,该病从中医角度属于中医“瘟疫”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气”,病位在肺,病机特点为“湿、热、毒、瘀”。
中医无论是预防,还是治疗,以提高人体的正气(免疫力)是关键,以增强抗疫邪(冠状病毒)的能力,才能有效防控瘟疫的流行。
早在二千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提出“治未病”的先进理念,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但对于“疫气”这类烈性传染病,又提出“避其毒气”。
清代医家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指出:“温病由口鼻而入,自上而下,鼻通于肺,始手太阴。”说明瘟疫是由呼吸道传播的,现代医学解读为“冠状病毒性肺炎”,传播主要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
因此,避免接触传染源,提高正气(免疫力),有助于瘟疫的防治,也就是中医二千多年来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治未病理念。
医学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
刘焕兰教授
根据“营养养生疗疾”的理论
食疗有助于瘟疫的预防和治疗
1、莲子15g、百合10g、雪耳10g、麦冬10g、猪脊骨g。
清洗后加水把材料一起放入煲内煮1h,煲汤喝;
2、南杏仁10g、百合15g、淮山10、苹果15g、竹蔗50g、猪脊骨克。
洗净后加水并将材料一并放进煲内煮1h,煲汤喝;
3、桑叶10g、夏枯草10g、金银花10g、桔梗5g、冰糖适量。
清洗后加水煮,煲30分钟,代茶饮。
4、鱼腥草20g、黄豆15g(先用水泡)、猪脊骨g,煲汤喝。
5、无花果15g、绿茶5g,冰糖适量,煎水代茶饮。
提高人体免疫力
对预防“瘟疫”有一定益处
1、无花果5粒、鲜百合15g、玉竹5g、陈皮1g,煲水代茶饮;
2、红萝卜30g、马蹄20g、竹蔗50g、鲜百合20g、蜜枣3粒,猪脊骨g,煲汤喝;
3、北芪20g、桑叶10、化橘红5g、甘草5g,煎水代茶饮;
4、虫草花5g、猴头菇5g、淮山15g、茯苓15g、苹果干5g、大枣2个、猪脊骨g,煲汤,吃肉喝汤;
5、罗汉果1个、沙棘5g,开水冲泡,代茶饮。
经常感冒的人,老年体弱者
有基础疾病者,为易感人群
可考虑以下食疗方
1、苡米15g,百合10g、淮山15g,将以上材料洗后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服,有健脾祛湿作用。
2、桑叶5g、金银花10g、菊花5g,煎水代茶喝,有清热解毒,预防感冒,以及流行性感冒等作用。
3、南杏仁10g、桔梗5g、绿茶2g,煎水代茶喝,清热宣肺,消肿解毒,用于风热咳嗽,咽喉肿痛等。
4、鱼腥草15g、芦根20g,煎水代茶喝,抗炎抗病毒,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流感肺炎,发热,咽喉肿痛等。
5、胖大海10g、白萝卜20、粳米50g,冰糖适量,煲粥喝。有清热宣肺,止咳利咽作用。
出现发热、干咳、乏力、舌质红、脉数等风热袭肺之证,
除了看医生,还可以结合饮食调理
1、葛根莲子汤
材料:葛根30g、白莲子15g、百合15g、南杏仁15g、桔梗10g、甘草5g、猪脊骨g,盐适量。
功用:清热解毒、润肺止咳。
制法:
(1)将葛根、白莲子、百合、南杏仁、桔梗、甘草洗净,浸泡30分钟左右;
(2)猪脊骨斩块,用沸水焯后,清水冲洗干净;
(3)将材料同入砂锅大火煲开,后用小火慢煲1h,加盐调味即可。
按语:适合风热证者饮用。
2、毛桃脊骨汤
材料:五指毛桃30g、茯苓15g、薏米15g、粉葛15g、淮山15g、猪脊骨g,盐适量。
功用:清热解毒、健脾祛湿。
制法:
(1)将以上材料洗净,浸泡30分钟左右;
(2)猪脊骨斩块,用沸水焯后,清水冲洗干净;
(3)将材料同入砂锅大火煲开,后用小火慢煲1h,加盐调味即可。
按语:适合湿热证者饮用。
饮食原则:一是荤素搭配,偏素为主;二是三少一多,新鲜蔬果(三少指少盐、少油、少糖,多指维生素和纤维素,即多吃蔬菜和水果);三是什么都吃,但不多吃。
1、加强营养。
瘟疫早中期患者,饮食宜清淡,但患者出院后应注意补充营养,可适当多吃一些富有营养的食物。每天选择优质蛋白质50~60g,如牛奶、肉、鱼、大豆、蛋类食品;维生素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应注意选择新鲜蔬菜及水果,获取均衡营养。通过每天多元化的饮食,来增强肌体的免疫力。
2、多吃葱蒜。
葱和蒜对提高免疫力和预防呼吸道疾病有积极的作用。
葱,性温、味辛,具有散寒、健胃、发汗、去痰、杀菌之功效。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A、B1、B2、C,微量元素如钙、磷、铁、镁等。
蒜,性温、味辛,具有健胃、杀菌、散寒之效。适合于肺病患者食用,大蒜防病宜生用。由于具有显著的广谱抗菌作用,所以对呼吸道传染病有一定作用。
3、忌吃食物。
不宜进食羊肉、狗肉,以及煎炸烧烤类食物;不宜吃麻辣火锅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热食物;也不宜吸烟饮酒。
刘教授提醒“荤素搭配,偏素为主,少盐、少油、少糖,多吃蔬菜水果,什么都吃,但不多吃。”
市民和经常感冒、老年体弱者有基础疾病等不同的人群可根据情况选择使用。确诊医院治疗期间,也可以选择药膳,增加营养,提高抗病能力。
来源
广州卫健委、委中医药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