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太勤会得‘鱼鳞病’!”近日,这样一则消息在很多白领中流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医院皮肤科主任贾建琴的讲解。
消息称,21岁的小张是个爱干净的姑娘,每天晚上都要洗个热水澡再上床睡觉。最近几天,她惊奇地发现手臂和小腿上的皮肤变得像鱼鳞一样,用手一抠白色皮屑哗哗地往下掉。医院就诊后,才知道自己患的其实是干性湿疹。
“洗澡过勤,会让皮肤的保护层功能下降,表皮剥脱,皮肤皲裂,甚至出现类似鱼鳞样的改变。”贾建琴主任说,干性湿疹也称乏脂性湿疹,主要就是皮肤缺水、皮脂分泌减少导致的,在一些患者身上,会同时伴有鱼鳞样改变和皮肤瘙痒等症状。
贾建琴主任说,每年入冬后,因皮肤医院就诊的患者会明显增多,其中很多人发病都与洗澡过勤或洗澡水温过高有关。因为冬天寒冷干燥,体表水分流失较多,加上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减少,保护作用下降,洗澡过频、使用沐浴露等清洁产品,很容易破坏皮肤表层的皮脂膜,让皮肤变得干燥甚至病态。尤其是已经患上干性湿疹的人,认为不洗就不卫生,其实不然,皮肤通常处于一个酸碱平衡状态,如果经常打乱它的平衡状态,皮肤就容易引起问题。
据了解,与人体皮肤腺、汗腺分布有关,头皮、前胸、后背等都是不易感觉干燥的地方,甚至很易出油,而小腿、小臂、手背、脚背的皮肤容易干燥。乏脂部位要在干燥季节重点呵护,减少清洁次数,并在每次洁肤后涂抹润肤产品。专家建议冬季年轻人每周洗澡不超过两次,老人每周一次即可。尽量用清水洗澡,洗完澡擦干身体后,立即抹上润肤露“锁”住身体的水分,尤其是小腿、小臂这些油脂分泌少的地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