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裂的问题在所有年龄段都可以看到,但由于体重增加,寿命延长和终生营养状况变化,母猪最严重和多发。
猪蹄部的角质组织是会不断增长,长出来的部分是因为角蛋白,因此,猪需要在饮食中提供足够的蛋白质水平。
在繁殖周期中,母猪的蛋白质需求也会发生变化。如果不满足,可能会发生角状不均匀生长,从而易于破裂。微量营养素(例如生物素这些)对于角的生长至关重要,长期缺乏会导致蹄部水平裂。缺锌(通常是在富含钙,白垩的地面上引起的)也会影响蹄壳的质量和完整性。
不利的环境条件会影响蹄的完整性。粗糙而磨蚀性的混凝土会损坏脚。在粗糙的地面上,锋利的边缘会加剧蹄部损坏。
在早期阶段,除了母猪不愿在脚上负重之外,没有其他迹象。她的举止好像是在摸热的东西(走路小心翼翼)。几天后,可能会在角上方出现肿胀,并且脚会明显发烫且疼痛。除非采取任何措施,否则正在发展的脓肿会渗入脚的所有组织,包括肌腱和骨骼,从而导致败血性关节炎或骨髓炎和肌腱炎。最终,因为蹄部是承重最大的地方,不做处置,最终会导致患处皮肤坏死,脓液混合血液流出,无法行走和站立。
治疗:
1、改善环境,硬的水泥地面垫上草料,缓冲物。
2、补充蛋白:饲喂富含生物素的多维,例如拜力旺或者母猪宝
3、对已经发病蹄裂的母猪要进行消炎止痛清创处理。
消炎:可以选择林可霉素注射;
止痛:氟尼辛葡甲胺;
清创:部分蹄部已经流脓,不利于恢复,需要清理,不方便接近的母猪先打镇定剂,例如氯丙嗪,然后用温水稀释高锰酸钾清理窗口,最后抹上碘甘油或者鱼石脂。
重点在预防,入冬之后就要有意识的补充蛋白质,防微杜渐,从源头防止这类问题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