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老的慈惠仁伙伴对我比较熟悉,很多人说过对我的印象,就是通过慈惠仁调理好过很多大病甚至重症的案例,认为我多么多么厉害,其实,作为我个人来讲,我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我也脾气急躁,爱发脾气,蛮横起来不讲理。与其说我有多厉害,不如说是慈惠仁和中华文化改变了我的命运。
我的家乡在孟子的故乡,山东邹城,我从小就有着一个特立独行的性格,想要通过自己拼出一番天地出来,在我上学毕业后不久,天生爱美的我,就幻想着开一家自己的美容院,让自己美美的同时,也能够给别人带去美好,于是,经过紧张的筹备,在8年前,自己的小店终于开张了,可在实际的经营当中,我发现顾客虽然不少,但好像总满足不了她们的要求,因为顾客的特性就是喜新厌旧,我就不断地到处去选新的产品和项目,不断地做活动,以去满足她们的需要,可我发现,怎么也抓不住客人真正心里的需求。当然,也没赚到钱。
年,我跑到济南参加展会,遇到了慈惠仁,当时我觉得这家企业不一样,但哪里不一样,当时也说不出来,就是感觉有一股力量在吸引着我,就这样,我跟着我的感觉走,把慈惠仁带回了家。在慢慢的不断接触中,我发现,慈惠仁的不同之处,就是时时处处在秉承中华文化的理念,去做事情。我逐渐发现,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慈惠仁的理念不谋而合,那就是拥有一颗慈悲仁爱之心,结合传统中医疗法,去解决人们的身心问题,才是真正的大医之道。因为慈惠仁就是秉承传统中医大道至简的理念,结合中华文化的引导来调理人的生命全方位的健康。
张玉梅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
在和慈惠仁不断地学习中,我接触到了许多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在其中的一次课程当中老师讲到:地球上的一切现象都跟自然中的万物一样,有种子,有耕耘,然后才有收获,关系、财富也是一样的,当把种子播散在心田,通过耕耘和浇灌,才能收获好的结果,这就是因、缘、果。此时,我仿佛找到了人生的灯塔,照亮了心里的角角落落,我开始紧跟课程去学习,通过链接高能量的老师提升自己格局,去社会公益组织做志愿者,通过付出去净化自己心灵,因为我深深的知道,唯有这样才能改变命运,我逐渐的开始从追求外在,转换成为重视内在。
鱼鳞病患者张颖与父亲到慈惠仁总部献锦旗
后来,我就遇到了大家比较熟悉的患有糖尿病的李庆山大叔、脑梗的罐罐哥郭瑞典、鱼鳞病的小姑娘张颖等病友,他们在我的店里通过慈惠仁收获到了健康。很多朋友都觉得我很厉害,医院都不容易解决的病,都在我这里得到了解决。认为我很神奇,同时也经常有陌生人会打电话,问我怎么做到的。其实,神奇的不是我个人,我之所以能做到,可能就是那份对于传统中医真正的坚信和对顾客那份发自内心的感同身受吧。因为在我眼里,只要是我认定的事情,我是百分之百、百分之万的信任的,因为我知道,顾客身体的康复,一大部分来自于我们的引导,如果我们不能用最好的状态引导顾客,那顾客的调理效果一定是打折扣的,本来我们选的项目,都是经过了历史的传承和年代考验,是通过成千上万患者的康复乃至自己去亲身尝试过的,所以自己不百分百信任的话,怎么能要求顾客认可呢?
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机关服务局局长孙涛看望逐渐康复的糖尿病患者李庆山
我还有一个特点,我在调理疑难病症顾客的时候,我喜欢集中时间和精力,在顾客调理这段时间,我会提前安排好自己的事情,全身心的聚焦在他身上,因为这样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顾客按照调理要求进行,才能收获最好的调理效果。我的顾客这样评价我,说“玉梅就是为慈惠仁而生,为慈惠仁而活”,我给自己的一句话就是,“没有慈惠仁,我根本不知道我能做什么”。
年春天,我开始进入公司机制性的传统文化学习。虽然我学习中华文化多年,参加过多个平台的学习。但是像这次这样系统的,和一群做慈惠仁的同仁团队式的学习,还是头一次,我感觉和以前学习的不同是,除了学习的密度高以外,这次学习让我敢于直面自身以前所不想面对的地方,我能够经常的照镜子反求诸己。以一颗更加真诚恻怛之心去面对顾客。我意识到,用自身的引导去影响顾客的力量是有限的,应当让顾客也借助机制性的中华文化学习,意识到自身的健康问题是自己和父母、和家庭、和事业、和社会、乃至和自己的关系出现了偏差,导致自己的偏知偏见、错知错见影响了身心的健康才出现了疾病,让顾客意识到病不是来折磨人的,不是来要人命的,疾病是来提醒人们需要改变自己,改变命运的。这样才能让更多信任我的顾客在我这里找到身心灵问题的答案。
随着不断地学习,我现在带领一个小组,近20位慈惠仁的同仁一起学习,我也去引导自己更多的顾客加入学习。早上一直带领自己3岁的儿子读《中庸》、《大学》,我爱人也每天参加早读,我的家庭也收获很大。学习让我越来越充实,学习让我感觉心底那份深深的自信越来越强大。
慈惠仁让我找到了开启幸福之门的钥匙,中华文化让我从内到外的洗涤了内心。习主席说过,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我将努力为伟大的中医事业发展尽我的一点绵薄之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